新型冠状病毒(COVID-19)冲击全球经济,仰赖贸易活动的航运类股首当其冲。不过,这一次业者快速减少班次,撑住了货柜航运费率,亏损金额有望远低于2009 年金融海啸时期。英国金融时报9 日报导,数据提供商eeSea 指出,今年业者已将重要航线的班次减少8%,远多于2019 年的2% 减幅。据SeaIntelligence Consulting 执行长Lars Jensen 计算,假如货柜航运费率下滑的速度跟2009 年一样快,产业今年恐亏损230 亿美元,跟去年15 大货柜航运商的合并净利59 亿美元相比,亏损幅度惊人,但是若费率能保持稳定,就算贸易量严重萎缩,今年整体亏损额也只会达到8 亿美元。

2008-09 年期间,航运业者为了争取经济规模,持续投资吨位庞大的船只。然而,当时全球贸易成长平平,导致市场产能过剩。随之而来的运费压力,迫使韩进海运(Hanjin Shipping)于2016 年破产。相较之下,业者当今打造的货柜船则偏少。据船舶经纪服务商Clarksons 统计,金融海啸期间,货柜船的订单金额是已有船舰的一半以上,当前船只订单的占比仅有10%。
这一次货柜航运商之所以相当自律,是过去5 年产业整并、扩大合作的结果。如今三大联盟2M、Ocean Alliance 及THE Alliance 旗下,企业共享船只空间、也能轻松削减服务。举例来说,中美贸易战拖累贸易活动,业者随即采取「减速航行」(slow steaming)策略,目的就在稳定船期(同样频率的服务需要更多船只)。

不过,业者仍不敢大意。Jefferies 分析师David Kerstens 预测,虽然今年货柜航运费率只会下滑约5%,但体质最弱的企业,若争取不到救命钱,仍可能遭到终结。许多规模较小的亚洲业者杠杆度都偏高,违约风险增加了,就跟2016 年一样。